设计案例:金鸡湖书院

类别:商铺
面积:600㎡
造价:80万
风格:中式
第八届
309
1063

设计理念

此次设计以山为主题,运用建筑的手法来解读空间,将文化、建筑、室内三者完美融合,无论是茶,是画、还是禅,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。

平立剖面图

本项目位于苏州李公堤三期,占地面积600平,是集美术馆、茶室、禅修、国学、园艺为一体的商业空间。此次设计以山为主题,运用建筑的手法来解读空间,将文化、建筑、室内三者完美融合,无论是茶,是画、还是禅,都是通过思考让人心回归至纯至简。
枯山水景,运用中式园林造景的手法,将枯山水完美结合到看山之中。从传统艺术文化中提取相关元素,通过解构与演变等设计手法,以传统的基本元素为基础加以提取用现代的手法表达。契合中式含蓄内秀的设计精髓,空间结构与比例拿捏严谨,借助利落线条及石材、木材的搭配运用,呈现视线交织的美感。
随意堆砌,前后错落,高低起伏,错落起伏的石柱如同连绵起伏的群山,使国学教室隐于其中。
铁锈上的山形,两椅一桌一茶台,山与茶兼具。化意象为具象,无需过多文字赘述,其意境由象而生。
前台原本过于规整,借以结构主义的手法重新定义,使其兼具层次感和艺术感。
前台两个台面高度不一,适应站立办公和坐着办公的不同需求。

实景图

枯竹的隔断遮住原本的横梁,将空间一分为二。上可观梁,下可赏景,半隐半显,遐想无限。
大面积的玻璃与借景,桌案上老物件,现代与传统间找到默契的平衡点。桌案后是连绵的山水画,为水、为竹、为山,缥缈烟雨中错落的远山远水。画卷下是有序的陈列,行云流水,列而不满,让空间变得更有层次与温度。
枯山水景,运用中式园林造景的手法,将枯山水完美结合到看山之中。从传统艺术文化中提取相关元素,通过解构与演变等设计手法,以传统的基本元素为基础加以提取用现代的手法表达。契合中式含蓄内秀的设计精髓,空间结构与比例拿捏严谨,借助利落线条及石材、木材的搭配运用,呈现视线交织的美感。
纱绢上绘制出的抽象悠远的山水图象及其意境,生动且细致地将“可观可望可行”的园林精神置入其中,来围合出承载东方精神的半开放空间——茶室与禅室。用心铺设好的茶席,就等着归来烧开一壶水,冲出一室茶香。以空间中家具和器物本身的美,及自身所表达的文化气质与空间本身高度的一致,让空间的表情更生动,触感更强,凝练出只属于这个空间自己的独特表情。
随意堆砌,前后错落,高低起伏,错落起伏的石柱如同连绵起伏的群山,使国学教室隐于其中。
画廊三面高度不一的红墙巧妙的分隔了整个空间,墙与墙之间以镜子为载体使室内空间得到的延展、重组,诠释其所构成的涵义。
前台原本过于规整,借以结构主义的手法重新定义,使其兼具层次感和艺术感。
茶室入口云雾状的玻璃砖,铁锈上的山形,两椅一桌一茶台,山与茶兼具。化意象为具象,无需过多文字赘述,其意境由象而生。
过道起伏回旋,竹影生辉,两端一山一水,畅游其中,可观山可看水,亦可通过朦胧的沙影了聆听国学的世界。
过道起伏回旋,竹影生辉,两端一山一水,畅游其中,可观山可看水,亦可通过朦胧的沙影了聆听国学的世界。
过道起伏回旋,竹影生辉,两端一山一水,畅游其中,可观山可看水,亦可通过朦胧的沙影了聆听国学的世界。
涉水而至的禅修教室,以竹,以纱,以水,以石,勾勒出高雅、神秘、幽静的禅修之所。
品茗区石灯为引,青石铺路,一整面的镜子不仅扩展了空间,更加强了竹林的深邃感,曲径通幽。

相似设计案例推荐

商铺 | 80㎡ | 200万 | 中式

第九届设计案例:葉晉發商號米糧桁

商铺 | 1500㎡ | 450万 | 中式

第九届设计案例:财信·铂悦府售房部

商铺 | 500㎡ | 300万 | 中式,现代
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陈升号茶艺空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