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设计案例:品读小树
第十届提名奖
323
8
设计理念
过往是照见,亦皆是序章,欧阳子泫和小树一家的设计,是从她们之前居住的家开始的,虽然是两个房子,但是同样的居住者,设计师希望不是完全的切断,即使是颠覆,也要保留时光的情意,试图去邂逅小树一家内心的未来头绪。
平立剖面图
平面布局设计
空间平面布置图
客餐厅空间立面图
儿童房树屋钢结构剖面图
空间剖面图
实景图
本案,170平方米三口之家——小树、凡和可爱的小麦子,设计就这样让屋主、空间、设计师交叠姻缘,她们都在努力生活,相伴探索。让每天有了第25个小时。
过往是照见,亦皆是序章,欧阳子泫和小树一家的设计,是从她们之前居住的家开始的,虽然是两个房子,但是同样的居住者,设计师希望不是完全的切断,即使是颠覆,也要保留时光的情意,图去邂逅小树一家内心的未来头绪。
之前业主的生活习惯-读书、收藏、东西多等,所以在新家的规划中,储纳、包容、流畅、格调是提升点,整体色调上,变得清雅中质隐。
客餐厅的动线围绕着一家三口的互动,可以多面回绕,增加了家庭成员的亲密接触。
入户玄关柜以组合的形式呈现,储物和端景功能兼具,储纳重点在客厅设计中融合,原本的沙发墙设计了储物柜,一款边框极致纤薄的Muuto的Outline sofa系列,不规则的地毯在这个特殊的客厅显得特别“规矩”。
圆弧角与menu的茶几吻合,暗压竖纹和muuto的五角星沙发墩的纹理关照着,空间中的物件都开启了“日常对话”模式。
空间有温度,其实是最摸不着看不到,好设计却是最能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的,设计师打破以往的客餐厅布局,
欧阳子泫:“让家从装人的东西和容器,变成家是与人人共同成长的空间,打造会客室交谈的交流空间,从面对物件,到面对人。”
打开原来封闭的中厨空间,打开原来的储藏间规划西厨位置,利用建筑宽敞的过道空间,增加了餐厨空间强大的容量。
推拉门两侧增加了储物柜,围绕着餐厅进行多功能的配套服务,按照小朋友的身高设计的低位木质抽屉承载绘本和玩具,高处是屋主的书籍、器具和藏品小件。
原本中厨的操作台设计改变为两个互动空间的岛台,让中厨和客餐厅都有了亲密互动的习惯指引,好的设计是要深入到空间细节的细微处。比如设计师巧妙的隐藏了冰箱和拉篮空间。
吱音的日出梳妆凳,被设计师选做换鞋凳,具有功能性,身体倾斜时,另一端像跷跷板下斜,方便实用,还给空间增加了悦动感。
热气腾腾的生活总是让人心生幸福感,她在厨房烹一餐美食,他在餐厅时而和麦子逗乐,时而接一句家常。欧阳:“餐厅望向厨房,等饭视角”
空间的互动源自于各自忙着手中之事,却完全不影响交流,从她的角度,饭香怡人中,看见她眼中的“你们&我们”欧阳:“厨房望向餐厅,看娃视角”。
餐厨区域是开放式的,没有那么明显的界限,但是有清醒的“结界”感,西厨部分以岛台为中心发散周边的生活情景,亦可以多种角色转变:-厨房、早餐台、家庭互动、学习。
小面积的书房改造成为老人房,将储藏和使用功能融合,阳台连接的门洞做了透光的长虹玻璃,采光进来,空间增强通透感。
空间无法满足独立衣帽间,一面墙被设计师征用,但是空间进深缩短了,于是,无床头设计来释放部分空间,用具有功能的产品“协作”出一个床头。
主卧室和主卫的“交通”位置,设计师都做了弧形处理,让空间流畅顺滑。
卫浴间是更多的独处时光承载,设计师希望这里没有硬朗和锐气,可以被柔软包裹。
洗手池位置外移,扩大卫浴间使用面积,干湿分离明显,增加共同使用时间。
和屋主的沟通中,得知有二胎计划,因此推翻单人儿童房,设计出适合现阶段的孩子成长和未来相迎生命的空间。
迷彩图案+沼泽色不规则地毯,西班牙插画师Blanca Gómez的插画,充满未来想象。
原来空间南向的阳台,室外环境是比较杂乱的,而且阳台的尺寸比较细长,容易空间浪费难利用。设计师干脆大颠覆,将细长的阳台打造成为一方和室,木珊纸窗,温绿相间,亦根据需求变幻成为卧榻。
分享
相似设计案例推荐

普通户型 | 85㎡ | 30万 | 现代
第十届设计案例:天籁之音

普通户型 | 120㎡ | 42万 | 现代
第十届设计案例:黑色是宇宙的底色

普通户型 | 185㎡ | 160万 | 现代
第九届设计案例:盛开的蔷薇
TA的更多设计案例
别墅空间 | 260㎡ | 150万 | 现代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“控制”想控制的时光
普通户型 | 177㎡ | 70万 | 现代
第十届设计案例:桃影拾光
别墅空间 | 400㎡ | 150万 | 现代
第十届设计案例:春黎一聚
大户型 | 266㎡ | 100万 | 现代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紫御华府激活空间新活力
大户型 | 266㎡ | 150万 | 现代轻奢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瀛骏乡宿
酒店 | 266㎡ | 95万 | 现代
第十届设计案例:瀛骏乡宿
餐饮 | 260㎡ | 26万 | 现代
第九届设计案例:日料店
休闲娱乐 | 204㎡ | 37万 | 现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