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计案例:丰乐堂

类别:普通户型
面积:152㎡
造价:110万
风格:简约
第十二届金奖
349
5

设计理念

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空间。一楼一半挑空为内庭院兼茶室,一半为厨房操作台与餐厅;二楼有影音空间以及游走廊道;三楼为两个对角线错开的卧室。 但这也是一个很难用某个准确的词来定义的空间。它既私密又开放,既在室内又在室外,它有完整的家居功能,却又不属于日常的住宅范畴。它无法定义,可动,可静,可随心所欲。空间虽小犹大。制造天井,打破常规的空间尺度,模糊室内与室外的边界,使得建筑与庭院跻身于室内成为可能。人在其中,或坐立,或游走,无所拘束。
项目视频

平立剖面图

一层平面
二层平面
三层平面

实景图

这是一个有趣的项目。不仅因为在空间使用上,业主从一开始就抛开了日常居家的住宅功能,将空间聚焦于休闲、娱乐、周末会友等范畴,还因项目原始条件特殊,是一个窄而高的垂直建筑腔体,一定程度的挑战赋予了空间超越常规的设计趣味。
而这种由内而外、自然生长的有趣性,几乎可遇不可求,有如项目自身孕育的一颗种子,极富生命力。在项目落成之后,这种有趣又因设计语言的转译而变得具体、丰满,既在筋骨格 局之内,又在行为姿态之间,强化着空间互动的层次与余韵。
从入口进来,天井式的庭院里,一棵树,一棵兰,几尾蕨,几处乱石叠错。阳光从西面的玻璃幕墙洒入,再往前就是楼梯与跨越两层楼的书架墙。丰乐堂是业主为空间取的名字,并请书法家题字,横幅作品就挂在阳光无法直射却又醒目的墙面内侧。
空间虽小犹大。制造天井,打破常规的空间尺度,模糊室内与室外的边界,使得建筑与庭院跻身于室内成为可能。人在其中,或坐立,或游走,无所拘束。
项目原始状况其实很简单,就是一个单幕墙西向采光的长方形水泥盒子,高约10米,占地面积约60平米,类似于一个有着一定限高的原始地块。
幕墙内,有两根原始结构梁,将整个采光面从上至下平分成三个等份。为了减少西晒,幕墙内侧还需要建立隔墙,以解决室内过热和过晒的现实问题。圆洞的借用,成为空间最关键的起点。用一个直径 4 米的圆洞去解构原始梁柱的形态,既有效控制了太阳光直晒的问题,又消解了原始梁柱过于僵硬的存在感。于是,空间界面从圆洞这里开始生长,建筑结构与体量关系也从这里开始延展。
在一个垂直的长方形体块里,插入一个带圆形孔洞的片墙,由此奠定空间基调,并形成一种独特而醒目的建筑语言,为原本横平竖直的空间注入松弛与活力。
片墙上的圆洞,形似门洞,实为窗洞,控制光线的进入,以及视线的延伸。圆洞外侧被抬高,内侧则以户外石材铺地,形成两个略有差异的空间区域。
圆洞的存在也确定了一个场域的形成。圆洞之下,长条形茶台以交错的方式,跨过圆洞而去,打破隔墙界面的内与外,形成茶室空间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。如此,上方横梁、圆洞、茶台,交织出一个立体而凝聚的场,空间的精神性在此显露。
茶台横穿圆洞的摆放方式,使得茶室形成两个不一样的区域,圆洞外侧为榻榻米,圆洞内侧则是座椅,满足不同的场景需求。
“空而高”是项目的原始特点。圆洞在西面确定起空间界面的同时,也在垂直方向上为挑空的天井庭院提供着存在的重要依据。尤其当阳光从高处照进室内,穿过顶层的露台高窗以及圆洞,投下深长的斜影,户外的感受顿时变得饱满而清晰。而圆洞作为一个符号,也在潜意识的东方语境里,提醒着庭院存在的种种可能。
为了强化垂直方向上的空间穿透力,在挑空区域的顶部使用高色温顶光,模拟自然光下的天窗,形成一个从顶部向下投射的光源。如此,配合西侧自然光的进入,虚实相应,使得天井本身与天井下的庭院更符合一种户外的自然状态。
房间、隔墙与游走连廊,对庭院形成围合。划分领域的同时,在墙面上开窗设洞,经营疏密有致的位置关系,建立视线关联、增加空间层次,使每一层的天井都呈现出不同的视野与感受。
白色的轻钢楼梯,以简洁的方式被安排在一楼公共区域的末端。平行的两段楼梯,笔直而纤细的线条,形态轻盈,与混凝土厚重的建筑墙体形成鲜明的对照,并在这种对照中完成动线的延展与空间的串联。
楼梯内侧是两层楼通高的书架。书架木色较深,白色的楼梯浮于书架之前,形成一种景深关系,成为一楼除圆洞界面以外的另一个视觉方向与焦点。与此同时,书架与楼梯并置,也有一种“知识之梯”的意味。
如舷梯一般楼梯,外置,简练,开放。与庭院中的树与石模拟着一种来自建筑外部的环境。而在楼梯上一级一级攀登,寻找书籍与阅读,又是另一番趣味。
楼梯在动线上将三层空间进行串联。同时,也连接廊道,连接楼梯转折处的灰空间,以及圆洞外侧的游走连廊。整个空间内部,由此虚实相续,在行进与视线的双重方向上强调着空间的互动感与通透性,为空间中漫不经心的游荡与回望创造无限可能。
灵活应用楼梯转角处与连廊末端的区域,置物、插花、抚琴,形成一个视觉小景。可以把玩,可以休憩。与此同时,这些灰空间增加了建筑整体的连贯性,消除了内与外的隔阂,并使得空间情绪可以充分酝酿与安放。
在这个项目里,“东方”并不作为一种孜孜以求的选择而存在,它只是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。东方人文的特性,最终体现在阻挡西晒的圆洞、园林般的庭院小景、中式的茶台、以及栅格式和纸移门,还体现在位于三楼的两间卧房之间。
两个卧室,犹如两个错开的方盒子,交叉围合虚空环抱出一个天井的中空区域。向下俯瞰,正是一楼的挑空区。空间的延续与穿透在这里形成一个闭环,游走也在这里转换形态,形成卧室之间的两相对望。而榻榻米房间的横向方窗,将外墙对面模拟的山水,如卷轴画一般引入室内。
两个卧室呈对角线错落分布,不仅保证两个卧室都能获得自然光线的进入,还带来通透的孔隙度与延伸感,并在过渡空间中制造种种回望与关照的体验。
空间中另一重惊喜,是在一楼餐厅的内侧墙面上。一个圆形的壁影灯,通过移动等大的圆形遮挡,能模拟出月亮阴晴圆缺的形态。一个小小的空间互动,制造出完全不同的情境与氛围,打动了很多前来参观的朋友,空间与情绪的连接更加紧密起来。
日月同辉有时,月影绰绰有时。当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,这里又是另一番光景。也许,更重要的是,不要忘了:此时,窗外高楼林立,车流穿梭,城市最繁华的地段正是项目之所在——丰乐堂,一个隐藏在都市藩篱里怡然自得的隐居之所。

相似设计案例推荐

普通户型 | 75㎡ | 48万 | 简约,极简
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F APARTMENT

普通户型 | 75㎡ | 45万 | 现代,简约
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伴宅——新生代家庭的儿童成长

普通户型 | 140㎡ | 140万 | 简约,极简,北欧

第十二届设计案例:草木宅心

TA的更多设计案例

别墅空间 | 340㎡ | 150万 | 现代

第十届设计案例:江安别墅

公共文化空间 | 2400㎡ | 1500万 | 现代,极简

第十一届设计案例:天空之城

酒店 | 1000㎡ | 100万 | 现代

第九届设计案例:季意设计|民谣里

别墅空间 | 380㎡ | 300万 | 现代

第十二届设计案例:半山

餐饮 | 110㎡ | 50万 | 现代

第十届设计案例:THE TASTING ROOM

酒店 | 480㎡ | 300万 | 现代

第十届设计案例:闲在·归年

酒店 | 5000㎡ | 1500万 | 现代

第九届设计案例:季意设计|闲在逅舍

普通户型 | 65㎡ | 25万 | 现代

第九届设计案例:季意设计|财富领域